建筑学报 | 崔愷 范路 | 面向中国本土的理性主义设计方法——崔愷院士访谈 | 2019年5期
面向中国本土的理性主义设计方法
—— 崔愷院士访谈
崔愷¹ 范路²
1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以往,大家对于崔愷院士作品和思想的讨论主要聚焦在“本土”上。但细读《本土设计II》,尤其是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项目和介绍其设计理念的《设计的逻辑》一文,还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理性主义建筑思想和设计方法。这种理性主义注重美学意境、生活体验、工程技术和经济合理的多元整合;强调设计意图充分贯彻、建筑语言丰富变化又逻辑一致的建筑品质;更是面向中国本土、传统智慧和绿色人文的可持续性思想方法。
| 范 路 | 您的两本作品集,从2008年的《本土设计》到2016年《本土设计II》,英文书名从“Native Design”改成了“Land-based Rationalism”。为何将“design”换成了“rationalism”,这是否意味着设计理念的变化?
| 崔 愷 | 2008年《本土设计》出版时,英文书名简单直接翻译成“Native Design”。但后来觉得不够好,“native”容易被人误解成带有“本地的”和种族意味的含义,显得不够开放。所以到了出版《本土设计II》时,我想把“本土设计”这个词的英文翻译改一改。朱剑飞老师帮我想了3个,我最后选定了“Land-based Rationalism”。因为我觉得我在创作中对现场环境的分析是比较理性的,而不是那种笼统的概念和牵强附会的隐喻。2018年,我在伯克利大学跟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老先生交流的时候,送了他这本书。他说以前不太了解中国的设计院,但现在发现中国的设计院也会有好的设计师,比如说我的作品和“Land-based Rationalism”,都挺有意思。当然,也有学者见到标题后会说,你这个“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不是跟包豪斯等欧美建筑思想有关系。
| 范 路 | 在现当代建筑学语境中,理性主义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狭义来说主要指1920、1930年代以包豪斯、柯布西耶、特拉尼等为代表的建筑思潮,指向与功能主义、机器美学、国际风格等相关的建筑原则。往后延伸,它也包括1960年代以罗西为代表的强调人、建筑与城市整体性的新理性主义。而从广义上来看,理性主义意味着现代建筑学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可以追溯到西方古典主义、文艺复兴的传统,并经由18、19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发展至现当代,是强调基于科学精神和理性分析的建筑原则与设计方法。
细读《本土设计II》,尤其是讲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江苏职技图书馆)设计的《设计的逻辑》一文,会发现您提出的理性主义,更多是指向一种普遍的思想方法。这也是我尤其感兴趣的地方。因为我觉得中国建筑学中的理性主义还不够。之前对您作品的讨论,大多聚焦在“本土”上。我感觉,“本土”作为一种设计立场当然很重要。但这个立场是第一步,后面如何产生出高品质的设计,恰恰需要理性主义的方法。比如说在您工作室里,大部分建筑师都是认同“本土”理念的。但他们的设计水平肯定会有差别,跟您的项目把控能力也会有差距。所以我觉得理性主义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儿。
| 崔 愷 | 你说得很对。实际上在我们工作室,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充分掌握本土设计或本土理性的原则。每次一个项目开始时,大家一块看现场回来以后,我会让大家都勾勾草图谈谈想法。很多时候,他们还是有一点飘忽不定,没有找到核心问题,或者说对关键问题不敏感,所以一般会去做各种可能性的覆盖式比较,效率比较低,要花许多时间去试错。我这两年提出来“精准设计”。项目分析一定是一刀切在关键地方,是针对这个项目提出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让所有这个项目的设计人都能了解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和技术路线。这样不会跑偏,而方法是可以比较和尝试的,很快得到无论我们自己还是甲方都比较能理解和认同的设计方案。当然更大的问题是展开工程设计以后的水平,控制和引导—如何进行判断,如何跟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工业设计师讨论问题,实际上都需要建立一个理性的体系来引导和推动。我一直认为创作是贯彻设计始终的,对于施工图亦或现场问题也需要理性地作出判断。
| 范 路 | 您提到江苏职技图书馆的设计,起源于3个方面:一是从形而上学层面追问建筑本质—“什么是大学生喜爱的图书馆”;二是从体验和感受层面提炼场地的空间特质;三是从工程、经济层面理性把握建筑形式。那么在您头脑中,这3方面是如何聚到一起的?
| 崔 愷 | 这个项目是季翔老师介绍来的。季翔在中国建筑学会里面活动比较积极,也是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副院长。他跟我说有这么一个图书馆项目,3万m2左右,愿意不愿意做。实际上,之前已经有人做过一个方案,是那种相对比较封闭的形态。学校希望请我重新做。
到了现场之后,对场地的观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图1、2)。整个场地在一个山坡上,在校门右手边有座小山,山上有几栋宿舍,体量不小,左手近处是体育设施,远处有个小水库,视野比较开阔。一般说来,对着校门口的建筑会是对称的。但这个场地是歪的,在斜坡上,挺难做的。前一个方案是先把场地抬平,再在上面做框架体系。但我觉得,可以尝试顺势做个不对称的建筑,它不需要形成刻板的轴线,而应该体现斜坡场地的地形特点。场地边上的小水塘和几棵大树,也让我有了某种感悟。原本没有图书馆时,大家可以在树下看书,有点像孔子在树下给弟子讲课的情景。所以我想,在场地中这个房子应该像树一样撑起来,像树一样展开,上面大,底下小,尽量减少对场地的干扰。树向四外伸展,方向感不强,形态有机而丰富,这也就回避了立面的方向和轴线对称的要求(图3、4)。
▲ 1 环境中的建筑
▲ 2 江苏职技图书馆校园区位
▲ 3 江苏职技图书馆设计草图
▲ 4 江苏职技图书馆外景
还有一点,虽然它对着学校大门,但这是新开的校门,去主校区还要往里走。我不希望因为盖了这个房子,大家都得绕着它去教学区和宿舍区。于是,我们就利用支柱体系把建筑架空,让人们可以穿过图书馆,走到后面的校园,也可以从教学楼穿过图书馆走到校门。要让你经过这个建筑,而不必绕开这个建筑,建筑底层可以穿越,成为校园环境空间的一部分(图5)。
▲ 5 江苏职技图书馆底层架空
此外,我们去国外也看到了当代图书馆功能的转变。现在的图书馆也常常被称为“学习中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校园空间。大家来了并非只是看书,还可以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和展览。我希望这座图书馆也有一定的开放性,于是结合场地特点把建筑架起来,把报告厅、咖啡厅和小书店放在底层(图6~8)。这样从报告厅出来,就能走到水边上欣赏景观,形成交流的场所。我们把书库和设备机房嵌在右侧的山坡里,变成半覆土的建筑,比较自然地利用了地形。建筑一层基本上是校园的共享开放空间,二层以上才是图书馆真正的管理范围,设置了门厅、存包处和中央服务台,然后是图书馆的阅览区。把想法聚焦在树的意象,解决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场地的关系,一个是图书馆作为学校的学习中心(图9、10)。
▲ 6 一层平面
▲ 7 二层平面
▲ 8 五层平面
▲ 9 江苏职技图书馆,建筑融入场地
▲ 10 剖面
从树的意象出发,我们也考虑到绿色建筑设计(图11~13)。除了前面谈的底层开放空间外,在阅览室,考虑到学生喜欢靠近窗子看风景,就在窗口设置了花槽。二层以上有一些挑台,我们在挑台上也做了绿化花槽,并以挑台作为下层的遮阳构件。由于图书馆的正面是朝西的,西晒问题比较大。所以我们设置了一些格栅,让阳光不要直接照到阅览桌上。这些都是设计上的应对策略。今天看来尽管比较初步,还是落实了一部分绿色建筑和人文关怀理念。但是比较可惜的是,窗口和挑台屋顶绿化都没有做—甲方从一开始就很珍惜这个建筑,觉得浇花就把建筑弄脏了,养护成本又高,所以一直不肯做。我每次都跟他们讲,我对这个建筑的美学要求,是绿色建筑的自然美景,把绿化呈现出来,也是建筑表达的一部分。当然由于悬挑平台多,造成建筑体型系数大,不利于节能。徐州冬天气温低,悬挑会让楼板底面比较冷,脚底下不舒服。所以我们设计了地板采暖和窗口的风机盘管,希望冬天学生在窗户边上也很舒适。后来我们观察,冬天窗户边上的使用人数确实比较少,学生大多聚集在中部,这说明温度可能还是有些差别,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 11 江苏职技图书馆外墙剖面绿色建筑设计图示
▲ 12 江苏职技图书馆采光通风绿色建筑设计图示
▲ 13 江苏职技图书馆墙身详图
| 范 路 | 所以说您的理性主义更侧重一种整合美学意境、生活体验和工程技术的思想方法,而较少关注样式和风格?
| 崔 愷 | 我对那种徒有其表的表皮设计是比较反感的。我较少做商业性项目,主要也是不喜欢那种为了商业而故意吸引眼球的策略,更倾向理性的设计方式。我觉得中国的民间传统是强调节俭的,因为我们也不是一个可以很铺张的国家。但为什么今天我们的城市这么铺张,我们对建筑的要求这么铺张?这实际上背离了中国的传统智慧。我们通常把中国传统文化挂在嘴上,但其实并没有真正用心去做,有很多地方需要回归,回到中国自己的传统价值观。但在设计手段上,却需要回到现代主义注重本体设计的方法。我记得关肇邺先生很早就说过,中国应该补上现代主义这一课。可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就碰到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晚期现代主义等各种潮流,后来商业化的时尚性建筑流派也很快传进来了,让我们眼花缭乱,尤其是国家大剧院国际设计竞赛时,中国建筑师一下看到40多个方案,发现“原来还可以这么做设计”,于是迅速地被各种潮流牵引着,形成了不同的追风现象,在忙乱和浮躁中,忘了应该补上现代主义这一堂课。
直到2017年,60岁的我才抽空儿去美国短期访学。我有一个感触,就是美国近年的新项目并不是很吸引我。例如在旧金山市中心刚盖完的一个交通枢纽,是当地很有影响力的公共项目,但到现场一看挺失望,就是外头包了一层表皮,里面还是那些基本的交通设施。可我每次到旧金山市中心,都要去波特曼(John Portman)在市政厅旁设计的一个城市综合体坐一坐,从凯悦饭店通过连桥到达有好几层高的屋顶花园,人气旺,设计大气,感觉非常好(图14)。我也去北欧看过不少新建筑,但还是觉得阿尔托的东西好。所以我认为建筑设计作为空间艺术,似乎并不是一直在进步的,甚至有时候技术发展了,带来了一些新的可能性,反而会干扰建筑本身真正的艺术价值。我今天到了这个年纪,有时候把建筑想清楚了,就知道什么是对人真正有吸引力、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看到一种新东西就赶紧用进来,大家觉得很好玩儿,更多的是想通过理性的设计,找到那种长久的价值。
▲ 14 旧金山城市综合体
| 范 路 | 通过理性主义,您能够提炼出江苏职技图书馆项目的本质问题。但理性主义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充分贯彻设计构思,保证项目品质,让具体的设计手法不断变化但又保持逻辑一致。比如说,看您的设计草图,感觉建筑是像树一样长在草坡上,您希望学生能在树底下阅读,能在上部更多地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观。所以建筑被架了起来,在矩形柱网体系下强化水平分层。同时,建筑每层向四面出挑并上下错开,这就创造出更多的欣赏四周绿地的阅读空间。而引入的斜撑结构配合变化丰富的外轮廓,又强化了最初建筑如树木般的设计意象(图15、16)。再看室内核心部分,围绕中庭四周,每层也有错动的小挑台。当然也有斜撑构件和直跑楼梯斜向元素。我觉得这是内部对外部的呼应,让建筑意象从外部传递到内部,从而带来连续一致的空间体验(图17)。
▲ 15 江苏职技图书馆,树干与斜撑
▲ 16 江苏职技图书馆外景
▲ 17 江苏职技图书馆室内中庭
| 崔 愷 | 对,我的设计策略就是这样。在一个项目中,当我抓住了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法时,就尽量多地用同样的手法来解决问题,包括内外的问题、总体和局部的问题。如果说在大策略上我有点浪漫主义的感觉,但真正贯彻设计的时候,我希望是理性主义的,要不断提炼建筑语言。在这个项目中就是这样。一开始,中庭并没有设计挑台,考虑到消防的需求还要做防火卷帘。但后来我觉得,中庭一定要有互动性,人看人,在安静的氛围中还有活力,所以在后期设计中就增加了一些内部挑台。
最开始我画设计草图时,因为有树的意象,想到了树和建筑之间的关系,所以很自然出现了斜撑构件。但是当时向业主汇报的时候,我记得学校领导有点担心,他一直质疑为什么会出现斜撑。他觉得这个建筑应该庄重大气,最好都是直的,不要斜向造型。他甚至觉得斜对他的地位是某种不好的隐喻。后来我就一直说,斜撑有利于节省造价,本来两根柱子都落地,就都得做基础。但我把它们合并起来,这个房子的基础就可以少做一些,也不影响上面整个空间的舒展,同时也介绍了“树”的意象,后来学校领导就接受了。但是我想避免让这个房子从外头看有一种表现主义的感觉,所以从外到内也不断重复外部的语言,当然也是和结构工程师配合的结果,在理性分析的前提下追求空间的丰富性和语言的单纯性。在工程当中,我们往往是要有这种策略的,就是你不能一开始就把问题复杂化、随意化,让业主理解不了。要让业主感觉到有一个基本逻辑,当别人问起这个事儿,他也能够进行解释,所以设计的理性要导向解读的理性,这样也容易达成共识。
| 范 路 | 在结构体系中,斜撑可看作是变奏的亮点。它减少了落地柱子的总数,并象征了树干形态和建筑所在地徐州的汉代木作建筑文化。而从工程技术角度来看,是否在这个项目中使用BIM系统,有助于斜撑的实现?
| 崔 愷 | 因为这个建筑的悬挑不是单向的,是向四面发散的,那么角部的斜撑就是双向倾斜的。如果柱子是方的,那斜撑和柱子角部的交接面就不容易控制好。所以我们跟结构工程师商量,把这些柱子做成了八边形,让它们有一个面专门朝向斜撑。但是把这些结构交接关系建立起来以后,就会发现用简单的二维绘图方法不太好控制,所以我们用了BIM设计。这个项目不是很复杂,设计费也不高,甲方也没有要求用BIM,但我们自己率先用了。这是我们本土中心第一次用BIM来建模,后来各专业团队也跟上来用BIM绘图,这不仅有助于落实建筑的空间结构关系,也能提升设计和施工的质量。虽然现在图书馆越来越自由,但我认为图书馆是有自身逻辑和基本模数的,它的开间跟书架和其他家具的摆放是有关的,方格框架是比较适用的空间体系(图18)。
▲ 18 江苏职技图书馆BIM设计模型
另外在技术层面上,我们希望这是一个清水混凝土的项目。学校一直说他们没多少钱,所以我们想干脆不做吊顶,提高混凝土的质量,直接暴露出来。用BIM最开始是为了结构设计,后来还要满足穿梁等设备要求,所以就把机电设备做到了BIM系统当中。其实最开始给学校汇报时,他们对不做吊顶是有点担心的。但我说,施工上即便有一些不完美也没关系,这是一个培养施工管理人员的学校,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去施工单位的,所以图书馆也是一个学习建筑知识的现场,让学生能够学习如何综合性地控制建筑质量问题。后来校方就同意了。实际上,因为做了BIM,最后完成的效果是比较好的,结构施工的准确性很高,清水混凝土也实现了比较高的质量,大部分混凝土也没有特别修补。因为设计上失误较少,施工也比较顺利,我们去工地解决问题的次数也不是很多。总体来讲,虽然浇混凝土的施工时间比一般建筑稍微长一点,但后面只要拆了模板,基本上就算做完了(图19、20)。
▲ 19 江苏职技图书馆八角形混凝土柱
▲ 20 江苏职技图书馆八角形混凝土柱模板
| 范 路 | 在我看来,徐州项目中的局部斜撑处理是很适应中国国情的。因为在造价等限制条件下,它的主体部分—阅览室和书架区域,采用了正常方格网这一合理化的结构体系。而在内外一些关键部位,您用一些斜撑拓展了方格网体系,也增加了建筑形象和美学意境的表达。但是我们看到,库哈斯也做过不少图书馆项目。例如在著名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中,他大量采用倾斜的柱子,产生了对于形式空间和建筑技术更为夸张的表达。那么您是如何理解他的作品?
| 崔 愷 |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我去过两次,应该说我很喜欢这个建筑,它在库哈斯的作品当中也是很精彩的一个。我注意到,以库哈斯为代表的一帮荷兰建筑师对于技术的表达是挺酷的。这种“酷”的感觉,来自有意识地呈现某种建筑空间结构的复杂性,而这种随意性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我对这种比较生猛的新美学还是蛮认可的。大家看到路易·康的图书馆是经典性的,所有的东西都是经过某种深思熟虑后得到的结果,做得非常严谨,严丝合缝。而库哈斯的建构设计有某种夸张呈现出来的随意感。很早以前我看过他在鹿特丹的美术馆,其中一根钢梁没有在建筑外墙界面停住,而是貌似随意地挑出来。他是在刻意表现某种建造逻辑的做法,这种感觉在工业建筑中经常会有,而在民用建筑中比较少见。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竣工时,我也进去看过,它的空间中有一些斜柱。本来是消极的东西,一般要是放在我们这儿,肯定是一通包裹,藏起来。但库哈斯全都露出来了,效果也很好。其实在建筑美学方面,中国传统建筑是有某种粗放性的,区别于日本建筑的周到和精细。所以我觉得,库哈斯建筑中自在的气质,还是值得中国建筑师学一学的。这是对建筑复杂性的综合呈现:首先是要宽容,其次能把它纳入到建筑表现中,最后能变成你的建筑的气质,就是挺好的一件事情。
| 范 路 | 您刚才提到路易·康。其实在江苏职技图书馆项目中,我能感受到许多路易·康式精心的细部处理。当然,这是局部与整体逻辑一致的话题,也是理性主义的重要体现。比如在外立面上,对于出挑楼板端面的二次划分是等比例的,如同哥特束柱的处理方式,让楼板看上去更轻盈。而阅览空间采用玻璃加遮阳的设计,是在弱化建筑的体量感,强调楼板的水平性。再看室内,中庭的栏杆扶手处理成整条木板的形式,且后退以突显混凝土结构。而照明灯带安置在结构梁底面,是对井字梁形式的重复(图21)。实际上,这些处理都是在突出建筑的结构骨骼,强化设计草图中建筑如树木的意向。
▲ 21 江苏职技图书馆阅览区
| 崔 愷 |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在内部界面处理和色彩设计上确实受到路易·康的影响。而这次整个结构设计,则是得益于我们和结构专业共同使用了BIM设计。否则的话,建筑师画完图后,结构工程师会按他的逻辑深化,大梁、主梁、次梁等结构构件会有不同的尺寸。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要求整个结构界面交圈,高度统一,这是很重要的。不仅结构界面统一,任何跟它无关的东西都要有所区别,我们不希望有别的东西把结构模糊掉。所以我们在室内设计中特别强调结构的体系性,让所有填充的东西都有明确的独立性。比如说空调管线,我们在有些地方会用格栅来遮掩杂乱的软管。还有灯的处理——我们在早先的一个图书馆项目中想把所有的灯都挂起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界面,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因为吊筋很难调直。所以这次我们就全部都做成吸顶式的,顺着梁做,宽度都是精确控制的,也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处理。
| 范 路 | 您还提到室内和景观设计方面感觉有点遗憾,能简单说说吗?
| 崔 愷 | 室内设计大部分是我们团队做的。实际上东西都很简单,但如果做得好就能跟建筑形成一体化的效果。我们设计了大厅、阅览室和咖啡厅,主要部分是控制住了,办公室就是他们自己做的。这个项目拖的时间比较长,后期换了几任领导,所以有时不太好协调,留下一些遗憾。我们在国外看到大师的作品,很多都是一体化设计的,非常重要。像阿尔托自宅和他工作室里的家具都是他设计的,做得很到位。芬兰的大学还特别强调,建筑当中放的家具都是大师设计的,据说都很贵。他们有这个传统,强调建筑中家具和工业设计的一体性。我们国内这方面还不太行,经常是建筑精心设计了,但到后期家具采购不是基建处管,而是由物业管理处负责。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项目中我就多次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施工完了以后,一摆家具就全跑题了。当然,我们也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经过我们的游说,越来越多的甲方会同意由我们来选择家具。而景观设计上一个很大的遗憾是,旁边的那个小水塘没有保住。他们总说会有渗漏的问题,我觉得就是要那种水时有时无的湿地效果,不怕渗,而要那种“野味”。还有就是屋顶和窗前绿化一直不肯做,实在不能理解,也是这个作品的一大遗憾。
| 范 路 | 除了江苏职技图书馆,在您的《本土设计II》中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和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这两个高校图书馆项目(图22、23)。这3个建筑的场地环境和内容要求都不一样,但它们的设计策略会有相似的地方,也会呈现出某种共同的内在气质。这是由于它们共享一种理性主义的设计方法,或是来自当代中国校园建筑在类型上的共性吗?
▲ 22 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外景
▲ 23 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夜景
| 崔 愷 | 确实,我的基本态度是,校园建筑没有太多的商业压力,会比较理性。我们每次见到校领导都会去跟他们进行沟通,大家也基本认可这一点。因为造价的控制,建筑标准也比较一致,这就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工作条件。当然还有学校的气质。总体来讲,大家对校园建筑气质的认识还是比较趋于一致,就是要典雅,要讲究细节,不能太夸张。这也让校园建筑的创作趋于某种理性。另一个我觉得很重要的前提是,我们比较熟悉校园建筑中的使用行为。使用者都是学生,不用考虑社会上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处理空间界面、楼梯甚至家具的时候,面对的是熟悉的人,他们能够很好地使用并爱护建筑。
还有,我到国外去看的多了,就越来越觉得校园建筑的寿命和长远价值十分重要。例如,我在北外改造过一个1970年代的建筑。现在看来,那个旧建筑确实不太讲究,因为那个时候确实没多少钱。那么到了今天,我希望这一次改造能使这个建筑存在得更长久些,经过50年回来看还能这样。对此学校也很认可。大家都觉得如果每三五年就要装修一次,那种短期行为是不会为校园留下真正的文化底蕴的。因为造价的控制,又有长久价值的追求,所以校园建筑设计一定不要太复杂,要简单可行,容易控制质量。有一些设计得很炫的建筑,虽然也能控制质量,但要花很大的代价,甚至要专门定制很多东西,这不太是校园建筑所需要的。所以这几年我碰到校园建筑,就知道大概该怎么做。最近,我们在东北大学新校区当中的图书馆也做得挺好(图24)。大家说这个房子猛一看不是很起眼,但经过50年、100年应该还能是这样。建筑外面是砌砖跟混凝土的结合,里面也把砖砌进去了。虽然校方一开始觉得造价有点高,但做完以后他们觉得这个房子能放得住。所以我觉得,校园建筑在中国当代建筑文化传承上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类型(图25)。
▲ 24 沈阳东北大学图书馆外景
▲ 25 江苏职技图书馆夜景
| 范 路 | 《本土设计II》是您在2016年对自己工作的总结。那么沿着本土设计或本土理性的方向,您设想自己今后的工作重点会是什么?
| 崔 愷 | 2008年《本土设计》的封面颜色是灰色的,是拍的首都博物馆的外墙石材,是对本土文化的某种呈现。2016年《本土设计II》的封面我们用了黄色,是想表达建筑跟自然、跟土地的关系。我想我下一本书的封面可能会用绿色,因为我最近做的一些项目和课题,都与绿色环保节能相关。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其中建筑创作的空间很大。这不像以前大家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工程师的工作。实际上这也是建筑师的工作。而且我觉得,建筑师有时候片面地谈文化,会带来一种新的装饰主义,比如我们现在的一些礼仪建筑就是这样。习主席提出来“中国智慧”,实际上,我觉得能被所有人接受的“中国智慧”不是那些表面形式。因为别人显然不会接受你的形式。更重要的智慧是来自于大家对环境和自然的关注,而这又回到我们老祖先了。所以每次讲绿色建筑,我都会放一张中国的古画。在山水环境中,人很小,房子很通透,人在自然当中生活。我觉得现在国内一些建筑有点儿走偏了,越来越喜欢很炫的东西。反过来,对于如何节约能耗、如何节地节材、如何让建筑响应气候特点等问题还缺乏关注。所以我目前的研究和设计方向,是想做理性主义的绿色建筑。它是人类共同的一种智慧。大家经常说“地域特色”,地域特色到底是什么特色?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面对自然的态度,对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这就是地域特色。历史上所有的城市和建筑的地域性差别都由此而来,不是什么表面的装饰。地域特色又可以根据不同的技术条件和生活状态进行不断更新。我觉得中国建筑应该走到这条路上来,以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设计去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这种传承也就是可持续的。
点击链接或页面下方“阅读原文”即刻购买本期杂志。
购买纸刊,请前往建筑学报官方淘宝 jianzhuxuebao.taobao.com
进入【《建筑学报》杂志社】官方淘宝店,请复制这条信息¥1O97YaoBI11¥后打开手淘
进入【《建筑学报》杂志社】官方微店,请点击《建筑学报》微店链接。
建筑学报
本期微信编辑:赵朴真